今日快看!“榨干最后一丝价值”,寒门学子逆袭读博,光鲜之下是父母的牺牲

教育桥   2023-04-08 01:00:24

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,作为家长,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子女出人头地,从小开始的教育和栽培,想要子女比自己过得更好,但有些家长忽视了,一味付出的背后是助长自私的开始。

随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提高,为了争取更好的工作,不少大学生选择考研读博,提升学历后,才能掌握更多就业主动权,但考研谈何容易,如今全职考研的大学生也不少,暂时的“家里蹲”, 看到学生努力的样子,家长觉得一切甘之如饴。

暂时借助家庭的力量可以理解,全心全意备考上岸机会更大, 但也有的学生,仗着父母的爱护和纵容,认为啃老是理所当然, 榨干父母最后一丝价值后,所作所为让人寒心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榨干最后一丝价值”,寒门学子逆袭读博,光鲜之下是父母的牺牲

在学生时代,最让人难受就是父母之间的攀比,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学习好又懂事,经常会成为学生和家长矛盾爆发的导火索, 往往亲戚中最有出息的孩子最受长辈欢迎,更是亲戚们激励自家学生的好榜样。

一位网友分享了亲戚家的学生,从小就是家长眼中的骄傲,到高中依然是学霸选手, 不出意外考上了985大学,父母高兴得摆了30多桌宴席 ,后来亲戚家孩子想要考研,毕竟本科学历不太吃香。

考研第一年考试结果不太理想,第二年又没考上,若是直接就业,985学历也能为其提供优势, 但他还想三战,并认为是在家备考没效率,想要回校备考。

已经毕业两年,不能在学校住宿舍了,选择向父母索要一万多租公寓备考,孩子想考学,父母又怎会拒绝? 三战终于上岸,或许真的是学霸光环。

研究生三年一晃而过,正常本科生已经赚钱养家,但他不想就业,直言自己是学术型人才,准备继续读博, 父母都是农民,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孩子的选择。

博士毕业后想留校工作, 奈何自身没人脉,留校失败后埋怨父母没本事,给母亲弄得无力到痛哭。 博士学历想要找工作很简单,名企大厂也不在话下,但学生表示私企太累,最后进了研究所,稳定但收入不高。

刚工作一年,博士生就跟父母伸手要钱买房买车,幸好当时老家拆迁, 为了凑钱给儿子买房。老两口连回迁房都没要,全部折现了。

有房有车学历高,博士生很快结婚生子了,原以为父母供了一辈子学,能享享清福,但又因为孩子没人照看,把乡下六十多岁的父母叫来带孩子, 言语不通、生活不习惯的老两口,又开始给儿子“打工”。

年轻时身体透支,上年纪以后父亲中风发作,母亲要照顾父亲, 二人又从城里儿子家搬出来,乡下连房子都没有了,只能租房子生活 ,过年看着老两口,怎么看怎么心酸。

为了生活奔波一生,教育出博士儿子,一度成为亲戚朋友家最有出息的孩子, 儿子买房买车生活顺遂,可谓风光一时,可父母却被榨干最后一丝价值,如今连个“家”都没有。

培养出“博士儿子”很重要,但也要让学生明白是非、知道感恩

老两口走到这般田地,和博士儿子的不闻不问不在乎有很大关系,一味对父母进行索取却不曾回报, 但也和家庭教育观念有关。

家长看着从小当学霸的儿子,感到很自豪,但也别忘了 ,除了学习成绩,学生的三观建设和性格培养也很重要 ,这位博士儿子的做法可以称得上“自私”,也是缺乏家长引导和教育的原因,看重学习成绩的同时,也要让学生明白是非,知道感恩。

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,思想上比父母更先进,也要知道索取有度, “啃老”也是一种无能的表现,别把所有压力都让父母承担。

作为父母,总是不求回报,只是希望子女过得比自己好,但作为子女也要学会父母考虑,不说一切为了父母,但也要在父母晚年以后,成长为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大树 ,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,更是为了养成思想健全、道德高尚的人才。

写在最后:

高学历是无数学生所向往的,但学生们也要考虑到家庭条件, 考研读博期间,无法为家人带来经济帮助,只能靠家长拼命赚钱,经济条件一般的考生要多为家人考虑一下,别把家长的无私奉献当做理所当然,要学会将心比心。

今日话题: 对于这名博士生的所作所为,你有什么想说的? 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,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。

图片来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相关资讯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