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到饭点,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的“爱心食堂”饭菜飘香。图为该县金钟镇老人在“爱心食堂”用餐。 周诗苑 摄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一到饭点,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的“爱心食堂”饭菜飘香。图为该县金钟镇老人在“爱心食堂”用餐。 周诗苑 摄
中新网兰州5月25日电 (张婧 周诗苑)一到饭点,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的“爱心食堂”饭菜飘香,老人们围坐在餐桌前,安享“舌尖上”的幸福晚年。近年来,我国多地为保证老人“食”有所依,尤其让空巢老人暖心又暖胃,陆续开设“爱心食堂”。
在漳县,一些乡镇结合地方实际,打造独具特色的“爱心食堂”。80岁留守老人李世民是漳县金钟镇大车厂村村民,其儿女在今年春节后,就乘坐南下列车,开启这一年的“淘金”务工之旅。
而像李世民一样留守在家的老人并不在少数,他们的用餐问题就成为外出子女们“放心不下的心头事”。
实际上,早在2019年9月,李世民所在村就通过精准排摸“三留一困”人员,在帮扶单位漳县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,先后筹措资金2万余元,在村上建立“爱心食堂”,解决村里孤寡、留守老人的吃饭难问题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上述“爱心食堂”采取“食堂就餐+上门送餐”模式,驻村帮扶队员化身“送餐员”,常年坚持为出行不便的残疾人,以及卧病在床的困难民众开展上门送餐服务,实现服务民众“零距离”。
大车厂村第一书记、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黄拴喜说,针对村里年龄大、出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,他们每天上门送餐,并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、打扫家庭卫生等服务,既解决留守老人的眼前之急,又消除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。
为进一步高质量解决留守老人和个别民众的“吃饭问题”,金钟镇将“爱心食堂”升级为“爱心互助食堂”,采取“村里补一点,户里出一点,帮扶单位帮一点,社会捐一点”的模式筹措资金和物资,建成150平方米的“爱心菜园”,让留守老人的生活再添“食”光幸福。
在距离金钟镇60多公里处的武当乡张坪村“爱心食堂”,每天临近中午,这里就热闹起来,村里老人围坐着,一边品尝美味佳肴,一边拉家常问冷暖。67岁的刘大有说,“这里不仅饭菜便宜,吃起来还美味可口,现在一日三餐再也不用发愁了。”
据武当乡张坪村村干部包亮亮介绍,该村在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,通过整合现有村级固定资产,将闲置旧村委会改建为“爱心食堂”,为留守老人提供精准就餐服务,有效解决留守老人做饭难、吃饭难问题。(完)